• 區(qū)劃代碼:320281000000
    地名由來:南朝梁紹泰元年(555年)廢暨陽縣,置江陰郡,遷治君山以南,因地瀕大江之陰,故稱江陰。據(jù)明嘉靖《江陰縣志》卷1:“以其地濱大江,故名江陰!笔墙幰缘靥庨L江之陰(南岸)而得名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春秋、戰(zhàn)國時期屬延陵,是吳國公子季札的封地和春申君黃歇的采邑,故江陰有“延陵古邑”、“春申舊封”之說。秦王政二十五年(公元前222年)秦滅楚,江陰境屬會稽郡的延陵鄉(xiāng)。西漢高帝五年(公元前202年)劃毗陵縣東北部置鄉(xiāng),因地處古暨湖北,乃名暨陽鄉(xiāng),為江陰古稱。西晉太康二年(281年)正式建暨陽縣,建治長壽莫城,屬毗陵郡。南朝梁紹泰元年(555年)廢暨陽縣,置江陰郡,遷治君山以南,因地瀕大江之陰,故稱江陰,以原暨陽縣與蘭陵利城之地設(shè)江陰、梁豐、利城3個屬縣;陳武帝永定元年(557年)滅梁,將江陰郡建江陰國,作為梁主的最后封地。隋開皇九年(589年)廢江陰郡,合3縣地為江陰縣,屬常州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稱暨洲,下設(shè)江陰、暨陽、利城3縣;武德九年(626年)廢州恢復江陰縣,仍屬常州;武宗會昌四年(844年)因江陰戶滿四千,升為全國68個望縣之一。五代十國南唐昇元中始置江陰軍。北宋淳化元年(990年)至南宋始興三十一年(1161年)曾三改為縣,三復為軍;宋時修北城門為澄江門,城內(nèi)設(shè)澄江驛,故江陰別稱澄江、澄川、簡稱澄,又因城池形似盛開的芙蓉花,所以江陰又有芙蓉城的美稱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建江陰路總府管;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改為江陰州;至正二十四年(1364年)朱元璋改江陰州為連洋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將半屬泰興縣的馬馱沙盡入江陰,改州為縣;成化八年(1472年)劃出馬馱沙,另設(shè)靖江縣。清代江陰縣屬蘇松常道。民國初年屬蘇常道;北伐后直屬江蘇省。抗日戰(zhàn)爭期間,中國共產(chǎn)黨領(lǐng)導的新四軍,曾在江陰及其邊鄰地區(qū)先后建立澄西、江陰、沙洲、澄東四個縣級政權(quán)。1949年4月22日縣城解放,江陰縣屬蘇南行署常州專區(qū);1953年1月改屬蘇州地區(qū);1962年1月劃東北部9個公社歸新建的沙洲縣;1983年1月改屬無錫市;1987年4月23日撤縣設(shè)市,由省政府直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