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450521000000
    地名由來:合浦,意為江河匯集于海的地方。據(jù)徐松石《泰族僮族粵族考》指出:“古時的俚人,也就是嶺南的黑族即烏浦族,亦稱烏滸族。烏就是黑,浦或滸……含有人字或族字的意義。烏浦二音相連,就是烏族。……烏浦亦稱黑浦,訛音便為合浦!焙掀旨词且驗跗肿宥妹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秦為象郡地。漢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為合浦縣地,屬合浦郡。合浦,意為江河匯集于海的地方。三國吳黃武七年(228年)增置珠官縣,屬珠官郡,后廢復屬合浦郡。南朝齊廢珠官縣;南朝陳(546年)增置大廉縣,治今曲樟鄉(xiāng)新村。隋大業(yè)元年(605年)省大廉縣入合浦縣,屬合浦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增置安昌縣,并復置大廉縣;貞觀六年(632年)又置珠池縣,治今營盤鄉(xiāng)境,屬廉州;貞觀十二年(638年)廢安昌、珠池2縣入合浦縣;天寶元年(742年)屬合浦郡;乾元元年(758年)復屬廉州。五代南漢置石康縣,治今石康;乾亨元年(917年)置常樂州,治今常樂鎮(zhèn)附近。北宋開寶五年(972年)廢大廉縣、常樂州;太平興國八年(983年)省合浦縣入石康縣,咸豐元年(998年)析石康縣復置合浦縣,治今廉州鎮(zhèn),屬廉州郡;元豐七年(1084年)開始用坭土建筑廉州古城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改屬廉州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屬廉州府,隸廣東布政司;1426-1431年廉州城大部分改為磚砌墻;成化八年(1472年)省石康縣入合浦縣,屬廉州府。清順治元年(1644年)隸廣東行省,1906年隸廉欽道,宣統(tǒng)三年(1911年)隸欽廉軍政府。民國三年(1914年)隸欽廉道。1920年直隸廣東省。1930年隸廣東省南區(qū)綏靖公署。1936年隸廣東省第八行政督察區(qū)。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合浦隸廣東南路專區(qū)。1950年隸廣東欽廉專區(qū)。1952年隸廣西省欽州專區(qū)。1955年10月隸廣東合浦專區(qū)。1958年隸廣東湛江專區(qū)。1965年6月隸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欽州專區(qū)。1971年后屬欽州地區(qū)。1987年7月劃歸北海市管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