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450821000000
    地名由來:清光緒《平南縣志》卷1載胡南藩《重修南平縣志敘》稱:“晉陶侃平交南,執(zhí)劉沈于小桂,進(jìn)爵平南侯。閩中曹能始以為平南之名實始于此!薄犊たh釋名》廣西卷:平南縣取“南方太平之義也”。另據(jù)徐松石《泰族僮族粵族考》認(rèn)為“僮(壯)語和泰(傣)語呼水為南,所以近河市場稱為平南”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秦屬桂林郡地。漢、三國屬蒼梧郡猛陵縣。晉升平五年(361年)置武城縣,治今武林鎮(zhèn),屬永平郡。南朝宋元嘉二年(425年)改武城為武林縣。隋開皇十九年(599年)分武林地增置隋建縣,治今大新鄉(xiāng)大中。唐除武林、隋建二縣;貞觀七年(633年)又增置南平、大同、陽建、歸政、秦川五縣,十二年(638年)廢秦川入南平;歸政入陽建,十三年(639年)改南平縣為平南縣;永隆二年(681年)置思唐州,下轄武郎、平原二縣;開元二十四年(736年)改為羈糜州;天寶元年(742年)改陽建為陽川縣;建正元年(780年)復(fù)改羈糜州為正州;長慶三年(823年)改平原縣為思和縣。五代依舊。宋開寶四年(971年)改思唐州為思明州,五年(972年)撤武林、隋建、大同、陽川四縣,并入平南縣;又廢思明州;六年(973年)撤思和縣并入武郎縣;嘉祐二年(1057年)撤武郎縣并入平南縣;屬潯州。元至清先后屬潯州路、府。民國二年(1913年)屬郁江道。1914年屬蒼梧道。1930年屬第七民團(tuán)區(qū)。1932年屬梧州行政監(jiān)督區(qū)。1940年屬第三行政督察區(qū)。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平南屬梧州專區(qū)。1951年屬容縣專區(qū)。1958年屬玉林專區(qū)。1971年后屬玉林地區(q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