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630121000000
    地名由來:據(jù)民國《大通縣志》卷2:“蓋縣名大通,原自宋時筑城于浩亹河上,名曰大通城,后遂名其河為大通河。清雍正初筑城于此,始復因河而名其衛(wèi),繼且因河而名其邑,是即大通縣之所由來也!保ㄖ袊孛Z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秦、漢以前,大通為西羌地。西漢屬金城郡臨羌縣。漢獻帝建安中期,由金城郡析置西平郡,今大通縣地屬西平郡臨羌縣。晉及南北朝前期,置長寧縣(是大通地區(qū)設縣治之始)。北魏孝昌三年(527年)廢長寧縣,改隸西都縣。隋文帝開皇十八年(598年)改隸湟水縣。唐儀鳳三年(678年)置鄯城縣(治今西寧市),轄今大通縣地。至德二年(757年)吐蕃陷西平郡,大通淪為吐蕃屬地。大中五年(851年)起,唐先后收復瓜、沙、鄯、廓等州,大通復為唐鄯州地。北宋時期為吐蕃唃廝啰政權所轄。崇寧三年(1104年)宋收復湟、鄯,改鄯州為西寧州,大通為西寧州地。南宋時期,金、夏政權交替控制西寧州一帶。元滅南宋后,于中統(tǒng)二年(1261年)置甘肅行中書省,轄西寧州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改西寧州為西寧衛(wèi),轄大通地。明末清初,大通為蒙古貴族麥九干所據(jù)。清雍正三年(1725年)改西寧衛(wèi)為西寧府,并筑大通(今門源)、白塔(今大通城關)、永安三城,改設大通衛(wèi)(治大通城),屬西寧府管轄。乾隆九年(1744年),大通衛(wèi)署遷至白塔。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改大通衛(wèi)為大通縣。1929年青海建省,大通為青海省直屬縣。1949年9月15日大通縣人民政府成立,直屬青海省人民政府。1960年2月,大通縣劃歸西寧市。1966年1月復為省直屬縣,同年7月,經(jīng)國務院批準劃為西寧市屬縣。1985年11月6日,國務院批準撤銷大通縣,設立大通回族自治縣,仍為西寧市屬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