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120225000000
    地名由來:《太平寰宇記》卷7:“取古薊門關(guān)以名。”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薊縣曾有無終、漁陽、薊州之稱,夏屬冀州、商歸幽州、周為燕國領(lǐng)地。春秋時,屬無終子國,戰(zhàn)國稱無終邑,屬燕國右北平郡。秦稱無終縣,屬右北平郡并為郡治。隋大業(yè)末年為漁陽縣,屬漁陽郡。唐開元十八年(730年)稱薊州。唐天寶元年(742年)改為漁陽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又改稱薊州,州治設漁陽。杜甫《后出塞》中“漁陽豪俠地,擊鼓吹笙竽”和白居易《長恨歌》中“漁陽鼙鼓動地來”的“漁陽”系指今薊縣一帶。以后遼、金、元各朝五百年均稱漁陽縣。明洪武初年(1368年)設置薊州,屬北平布政司。明永樂二年(1404年)至清初屬順天府。1913年始稱薊縣,屬京兆特別區(qū)。1928年屬河北省。建國后,薊縣劃歸通縣專署。1958年3月屬河北省唐山專署。1960年屬河北省天津市。1961年屬河北省天津?qū)J稹?973年8月劃屬天津市至今。

    薊縣,古稱漁陽,春秋時期稱為無終子國,戰(zhàn)國時稱無終邑,秦代屬右北平郡,唐朝設薊州。新中國成立后,屬河北省轄縣,1973年9月劃歸天津市,相沿至今。薊縣位于天津市最北部,地處京、津、唐、承四市之腹心。全縣總面積1590平方公里,下轄26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、一個城區(qū)街道辦事處、949個行政村、15個居委會,總?cè)丝?0萬人。

    薊縣,西周時屬燕國,春秋時期稱無終子國并建都于此,秦代置無終縣,隋大業(yè)末年改為漁陽,明洪武初年撤漁陽縣入薊州,民國二年改為薊縣至今。

    薊縣位于京、津,冀之腹心,南距滄溟,西連太行,東放碣石,北負長城。古來為兵家所必爭。

    薊縣歷史悠久,有著燦爛的古代文化,境內(nèi)有八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和四千多年前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存,有兩漢、唐、宋、遼等朝代的遺跡! 度龂尽贰、 《資治通鑒》 、等史書中多有記載, 《水滸傳》中薊州被描寫為主要人物活動地之一。

    薊縣春秋時為無終國。秦漢時為無終縣。隋置漁陽郡,唐改薊州漁陽縣。明清為薊州。1913年改薊縣?谷諘r屬冀東革命根據(jù)地。原屬河北省,1973年劃歸天津市。1988年劃入中國沿海經(jīng)濟開放區(qū)。北部山地和南部平原面積大致相等。源于燕山的州河、洵河及其支流于下倉附近匯入薊運河。州河上游的于橋水庫于1960年建成并攔洪蓄水,1984年引灤入津工程完成后為天津用水來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