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140522000000
    地名由來:《郡縣釋名》山西卷下:“邑志云,今縣治古陽陵驛也,縣名以此。”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相傳湯曾禱雨于境內(nèi)。周稱濩澤。在今縣城西12.5公里嶕峣山上,《墨子》:“舜漁于濩澤”、《穆天子傳》:“四日天子休于濩澤”,即此,F(xiàn)澤已不存。春秋初為赤狄皋落氏所據(jù),晉文公時歸于晉,韓、趙、魏三分晉后,濩澤為韓國屬邑。周威烈王十七年(前409年)魏伐韓取濩澤。漢置濩澤縣,故治在今縣城西12公里澤城村,屬河?xùn)|郡并于濩澤縣北境陽陵一帶置陽阿縣,縣治在今縣城西北21.5公里的芹池鄉(xiāng)陽陵村,屬并州刺史部上黨郡,濩澤仍屬司隸校尉部河?xùn)|郡。東漢建武元年(25年)封鄧鯉于濩澤為侯國,仍屬河?xùn)|郡,三國魏黃初元年(220年),濩澤、陽阿復(fù)為縣,分屬司州河?xùn)|郡和并州上黨郡;正始八年(247年),河?xùn)|郡析10縣置平陽郡(今臨汾),濩澤屬之。晉泰始元年(265年)廢陽阿縣。五胡十六國時期,濩澤歷前趙、后趙、前秦、前燕、后燕和西燕。西燕慕容永遷都長子時(386年)復(fù)置陽阿縣,置建興郡,郡治在陽阿縣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年),建興郡、陽阿縣俱廢,興安二年(453年)濩澤縣移治今縣城。和平五年(464年),復(fù)建興郡、陽阿縣移治今晉城北20公里大陽,仍為建興郡治。孝昌元年(525年)置泰寧郡,郡治東永安(今沁水縣故城村),析濩澤縣為濩澤、西濩澤兩縣。西濩澤縣治今固隆鄉(xiāng)澤城村,屬泰寧郡;濩澤縣治仍在今縣城,屬平陽郡。北魏永安元年(528年),廢建興郡,置建州,州治高都(今晉城),領(lǐng)高都、長平、安平、泰寧四郡,陽阿縣屬高都郡,濩澤縣屬安平郡,西濩澤縣屬泰寧郡。北齊天保七年(556年),廢泰寧郡,西濩澤縣廢入濩澤縣,陽阿縣廢入高都縣。北周建德三年(574年),于西漢初劃入陽阿縣的濩澤縣部分屬地,復(fù)歸濩澤縣。隋開皇三年(583年),廢郡,改建州為澤州,濩澤縣屬之;大業(yè)元年(605年),復(fù)改州為郡,澤州改為長平郡,濩澤縣屬之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,廢郡置州,長平郡復(fù)為澤州,州治濩澤縣,屬河?xùn)|道;武德八年(625年),澤州徙治端氏(今沁水縣端氏鎮(zhèn)),濩澤縣仍屬之。貞觀元年(627年),澤州又移治晉城,濩澤仍屬之。天寶元年(742年),改澤州為高平郡,始改濩澤縣為陽城縣。乾元元年(758年),高平郡復(fù)為澤州,陽城縣屬之,天祐二年(905年),陽城縣復(fù)為濩澤縣,仍屬澤州。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年),濩澤縣復(fù)為陽城縣,屬澤州。北宋陽城屬河?xùn)|路澤州。南宋陽城縣屬金河?xùn)|南路澤州領(lǐng)。金元光二年(1223年),升澤州為忠昌節(jié)鎮(zhèn)軍,升陽城縣為▉州,屬忠昌節(jié)鎮(zhèn)軍。元中統(tǒng)元年(1260年),▉州復(fù)為陽城縣,屬澤州。大德九年(1305年),陽城縣屬晉寧路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屬澤州。清初承明制。雍正六年(1728年)升州設(shè)府,陽城縣屬澤州府。1914年廢州制,陽城縣屬冀寧道;1924年,廢道,陽城縣直屬山西。1937年,屬山西省第五專區(qū);1942年2月歸晉豫區(qū)管轄;10月晉豫區(qū)并入太岳區(qū),陽城縣屬第四專區(qū);1943年7月,成立陽南縣(又稱陽城縣),陽北縣,統(tǒng)屬太岳區(qū)。1945年4月14日二縣撤銷,恢復(fù)陽城縣,前劃入晉北縣、晉沁縣的潤城、北留等地復(fù)歸陽城,1945-1949年,太岳行署駐陽城。1949年10月1日,太岳行署撤銷,陽城縣屬長治專區(qū)。1954年7月屬晉東南專區(qū)。1958年10月,沁水縣并入陽城縣,1959年又分治,屬晉東南地區(qū),1971年5月縣境北部羊泉、芹池、寺頭劃入沁水縣,沁水縣的潘莊、鄭莊劃歸陽城縣。1972年3月兩縣恢復(fù)原疆界。1985年5月晉東南地區(qū)撤銷,陽城縣隸屬于晉城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