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140600000000
    地名由來:據(jù)《爾雅》:“朔,北方也!薄渡袝·堯典》有“和叔宅朔方”一語,漢朔方郡之名本于此。朔州乃襲朔方郡之名。朔縣因朔州為名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秦置馬邑縣,治今市區(qū),屬雁門郡,東漢雁門郡治徙今朔州東南25公里夏官城,三國魏徙治今代縣境。北魏置神武郡,治今朔州東南20公里神武村。又置梁郡,治今朔州北10公里處,后廢。北齊天保六年(公元555年)置朔州,治今朔州東南夏官城。為與東魏僑置朔州相區(qū)別,亦稱北朔州。八年朔州治徙招遠(yuǎn)縣(即今朔州)。又置廣安郡,與州同治,同時(shí)改神武郡為太平郡。北周廢。建德六年(公元577年)于朔州置總管府。隋開皇初年廢廣安郡及朔州總管府。大業(yè)三年(公元607年)改朔州為馬邑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復(fù)為朔州。天寶元年(公元742年)再改為馬邑郡。乾元元年(公元758年)又改馬邑郡為朔州。五代唐天成元年(公元926年)置寰州,治今朔州東馬邑鎮(zhèn)。宋宣和五年(公元1123年)改朔州朔寧府。遼廢寰州入應(yīng)州。金復(fù)置朔州,屬西京路。貞祐二年(公元1214年)升馬邑縣為固州,屬西京路。元廢固州,仍置朔州,屬大同路。明屬大同府。嘉靖中葉冀北道治自大同府徙今朔州。清康熙年間冀北道廢入雁平道。雍正三年(公元1725年)屬朔平府。1912年廢府,改朔州為朔縣。1989年升朔州市,以原朔縣改置朔城區(qū),平魯、山陰2縣劃入,平魯縣改為平魯區(qū)。1993年撤銷雁北地區(qū),將懷仁、應(yīng)縣、右玉3縣劃入成今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