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360622000000
    地名由來:北宋開寶八年(975年)置安仁場,端拱元年(988年)升置安仁縣。1914年因與湖南省安仁縣重名,改名余江縣,因境內(nèi)有余水得名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余江歷史悠久。據(jù)出土文物考證,早在商、周時期就有人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,疆土由古余汗所轄,屬揚州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先后分屬楚、吳、越三國。秦始皇帝二十四年(前223年)屬九江郡。漢高帝四年(前203年)屬淮南國。東漢獻帝興平元年(194年)屬廬陵郡;建安十五年(210年)屬鄱陽郡。晉惠帝元康元年(291年)由余江縣析出,單獨設(shè)置晉興縣;懷帝永嘉七年(313年)更名為興安縣,旋即被廢,恢復(fù)為余汗縣之晉興鄉(xiāng)。南朝,陳文帝天嘉年間(550—566年),再次由余汗縣劃出,設(shè)置安仁縣,屬吳州郡。隋文帝開皇九年(589年)廢安仁縣,復(fù)為余汗縣之晉興鄉(xiāng),屬饒州郡。唐高祖武德四年(621年)晉興鄉(xiāng)升格為長城縣;武德八年撤長城縣,復(fù)為晉興鄉(xiāng)。宋太祖開寶八年(975年)改為安仁場;端拱元年(988年)安仁場升置為安仁縣,屬饒州,縣城設(shè)錦江鎮(zhèn)。民國三年(1914年)因與湖南安仁縣同名而改稱余江縣,據(jù)考,因地處余水之北,故名。1949年5月4日余江解放,由貴溪行署管轄;8月貴溪行署撤銷,余江改屬上饒行署;1962年縣城由錦江鎮(zhèn)遷至鄧埠鎮(zhèn);1983年鷹潭市升格為省轄市,余江劃為鷹潭市管轄。